在寫這篇觀後感之前,島民已經讀了不少篇關於《悲. 慾》的介紹,也確定自己寫得不會是最好的(倒)。
有關表演的介紹可以看這次春天藝術節高雄市文化局的官方介紹。
不過心得這東西本來如果不是要參加心得比賽的話,好或不好倒是沒什麼關係,就是分享一些想法就是了。
4月的高雄已經飆到30幾度,文化中心至德堂外等著進場滿滿的人。
聽到不少舞者或藝術家在敘舊,不少人是從台北專程來高雄看表演的,今天這裡應該是高雄舞者密度最高的地方。
入場並沒有如網路新聞所說,要驗證或簽切結書之類的,看來應該是人太多不好管理,或是吸引大家搶票的噱頭。
(現場不能拍照,所以這篇文章的照片都是網路上找來的,不同年份的劇照)
島民前面有一位觀眾,看表演時一直查看手機,光線非常惱人,幾度想從他的頭八下去。
這麼說好了,至德堂真的是個光害極低的表演場地。一般而言就算大燈全暗了,但兩側的避難方向指示燈還是會有亮度。
至德堂的避難指示燈剛好處於光線不會影響到觀眾席的位置(至於這樣是否合乎消防法規就...應該有啦),
所以大燈關了以後,
整個廳是全暗的。
因此只要有一點點光線都會非常明顯。
偏偏有的人明明就買票進場看表演了,也不專心看,還是要三不五時查看一下FB有沒有人按讚或是手機電力夠不夠之類的,
自己以為遮得很好但其實超級亮,跟一群螢火蟲在那邊飛差不多。
有些手機音量沒關掉中間還響起來那種超級扯的就不說了,真的是事業做很大。
請大家去看表演務必要關上手機,不要中間手癢拿出來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對於手機抱怨完畢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整齣舞大致可分三個部分:
1. 舞者像走伸展台一樣自信地昂首闊步走出來又走回去(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這樣),
中間會有點穿插走位,不過也是在走。
2.群魔亂舞,會分眾分群開始跳舞,有時是成對。這場只有17位舞者,所以配對時是配成8對。
3.收斂靠攏,由亂舞開始慢慢聚集,最後到超靠近時,又回去1.開始走路。
雖然介紹說有不同種族、膚色的舞者上陣,但主要看起來都還是高加索人(白人),
其中體型比較特殊的就一位紅髮大媽跟非裔的壯男,其他在島民眼裡都差不多。(也可能是坐得不夠近)
想看更多劇照的話,大家只要google 圖片"tragédie dubois"就可以看到了。
裸體這東西很奇妙,當一個人出現時很奇怪,一群人出現時反而還好。
就像在德國的天體營或桑拿或是日本泡裸湯,當大家都赤裸裸的時候,其實不太會去注意別人的身體長什麼樣子。
音樂的節奏很強,中間有一段用連續間隔2秒的閃燈,來製造舞者定格的感覺,
這齣舞作巧妙的地方在於,90分鐘內動作一直重複,但會在觀眾覺得"到底還要多久"時開始變化。
不是輕鬆愉快的作品,但看完也會讓人登大人。
話說高雄的文化中心真是舞者集散地,看到很多年輕人認真地練舞,肢體很協調,真是不得了。
有關春天藝術節其他的節目可以參考島民的不負責任推薦,
或是官方節目表,一直到七月(分明都夏天了)都有表演喔~
喜歡島民的分享嗎? 歡迎加入不聽人話島民日記Facebook粉絲頁,來圍觀島民最近又看了哪些好節目!